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目前,我国运营的以及在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污泥处理处置以卫生填埋为主流方式,在所有的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式中所占的比例达到63.3%,而堆肥处置工艺占14.6%,建材利用只占2.3%,个别污水处理厂采用焚烧、排海及自然干化处理。 目前,我国运营的以及在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污泥处理处置以卫生填埋为主流方式,在所有的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式中所占的比例达到63.3%,而堆肥处置工艺占14.6%,建材利用只占2.3%,个别污水处理厂采用焚烧、排海及自然干化处理。
节能化:世界银行估计,2020年我国因空气污染造成的环境和健康损失将达到GDP总量的13%,中国承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量相比2005年下降40%~45%。《“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方案》要求,到202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相比2015年下降15%,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之内。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相比2015年分别下降10%、10%、15%、15%和10%以上。
污泥干化技术是一个能量净支出的过程,能耗费用在系统运行成本中的比例大于80%,因此发展节能低碳污泥干化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太阳能、工业废气、废水等作为污泥干化的热媒将是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低温干化:在污泥干化过程当中,超过250℃时污泥中的挥发分会逸出(VOC),造成热值降低,而超过60℃时氨会挥发出来,对污泥干化设备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低温干化只需要消耗电能,不需要其它辅助能源,且能耗是常规干化设备的13,整个干化温度控制在60℃以内,干化过程中不需要外加加热设备,低温干化可降低能耗同时将有效降低恶臭气体排放。由于温度不高,污泥中的有机质挥发损失小,贡献热值高。未来低温干化机利用废热水、低压蒸汽、太阳能、烟气当辅助能源,不仅进一步节能,又符合国家能源政策,将是技术发展趋势。
污泥干化焚烧处理技术
一、概述 在城市污水的收集及处置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污泥,一方面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有农用资源化价值,还可以制砖、制生化纤维板、制陶粒等。另一方面污泥中也可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病原体、病毒、微生物和大量的毒性有机物,如不加以妥善处理和处置,将造成堆放和排放区周围环境严重的二次污染。
二、各种常用的污泥处置途径分析 目前,发达国家处置污泥的主要方法有:1,土地利用 2,卫生填埋 3,海洋处置 4,污泥焚烧。各种处置方法各有优缺点,海洋处置因容易引起海洋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食物链会造成威胁,随着欧盟各国签订的停止向海洋投弃污泥协议生效,现已基本不再采用。 1、土地利用 污泥用于土地利用必须满足以下3个基本条件:一是污泥中含有较高的植物所必须的营养成分;二是污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得超标;三是污泥必须经过严格的无害化处理。近年来随着污泥农用标准日益严格的趋势,许多国家污泥农用的比例不断降低。 2、卫生填埋 操作运行简单,但需要占有大量土地,垃圾贮存所产生的臭气和渗滤液一直是环保处理领域所公认的难题。 3、污泥焚烧 此处理方法被广泛用于污泥处理领域也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用于处置污泥的方法之一。焚烧法能在高温下破坏废物的组织结构、消除有害成分,迅速而大幅度地减少垃圾的容积,并可回收利用能源,可一次性实现工业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的。
在污水处理方面,如果是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且居住人口相对稀疏分散的地区,要采用近期污水分散收集处理的方法,适当考虑与远期集中废水收集处理相衔接。如果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农村地区,则要做好近期与远期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工艺相结合,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运行时要充分考虑当地农村未来经济发展态势与人口增长所产生的实际污水量。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实践中,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和厌氧沼气池可将污水处理与合理利用有机结合,是能够体现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发酵后的污水被去除了大部分有机物,达到净化目的;产生的沼气可作为浴室和家庭用炊能源;厌氧发酵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作浇灌用水和观赏用水。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有机废物焚烧设备厂家的中昌工程于2025/2/25 8:32:19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tianshui.mf1288.com/jnzhongchang-2843765742.html